新闻动态 NEWS
你的位置:亚信主管 > 新闻动态 > 中医科这9种“特色疗法”,舒服解决小毛病!不用打针,看完就懂
中医科这9种“特色疗法”,舒服解决小毛病!不用打针,看完就懂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6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68

身体总有些说不出的小不适?肩颈僵、腰背痛、失眠没精神,或是女生经期痛、手脚冰凉……别总想着“扛一扛”!咱们中医科的这些特色疗法,不用打针吃药,有的温温热热,有的操作方便,舒服间就能帮你调理,快来看看哪个适合你~

01

中药口服:

喝对“调理汤”,从里到外养身体

不是“苦药汤”的代名词!医生会根据你的体质(比如怕冷还是怕热、容易累还是容易上火),配出专属药方,可能是汤药、颗粒剂,甚至是中成药,喝下去帮身体“补气血、通经络、调脏腑”。

适合:术后恢复、慢性病调理(如脾胃弱、高血压)、反复感冒、失眠、月经不调等。

展开剩余86%

02

针刺:

精准“按穴位”,哪里不适调哪里

就像给身体“通开关”!医生用各种针具(毫针、眼针、火针、揿针、芒针、梅花针等 )用特殊的手法扎在身上的特定穴位,比如肩颈不舒服扎肩井穴,失眠扎安眠穴,帮你疏通堵塞的经络,让气血顺畅起来。扎针时可能有点酸胀感(这是“得气”的正常反应),做完后常觉得身体轻了不少,比如之前僵硬的脖子,转动时顺畅多了。

适合:颈肩腰腿痛、失眠、头痛、月经不调、术后功能恢复等。

03

艾灸-雷火灸:

暖暖的“药烟”,给身体补阳气”

比普通艾灸“劲儿更足”的“药灸”!用掺了艾草、干姜等多种药材的粗药条点燃,靠近穴位或不适部位,通过温热的药烟和药力渗透,帮身体驱寒气、补阳气。灸的时候暖暖的,药材香味很安心,不会灼痛。冬天做完,全身热乎乎的,连手脚都能暖好半天,宫寒的女生经期前做,痛经会减轻不少。

适合:怕冷、手脚冰凉、关节冷痛、脾胃虚寒(吃凉的就拉肚子)、宫寒痛经等。

04

蜡疗:

像“暖宝宝”裹住不适,放松僵硬

把医用蜡加热融化后,敷在颈肩、腰、膝盖等部位,蜡凉了会慢慢变硬,过程中持续释放热量,就像给肌肉和关节“做热敷按摩”,放松紧张的部位。蜡敷在身上温温的,很舒服。等蜡变硬取下时,会感觉僵硬的肌肉松快了,比如久坐后的腰痛,敷完后弯腰都轻松些。

适合:关节僵硬、肌肉酸痛、术后肿胀(恢复期)、风湿关节冷痛等。

05

热奄包:

随身“小暖炉”,居家也能做

把装了艾叶、生姜、花椒等温热药材的布包加热后,敷在不舒服的地方,操作超简单,在家、办公室都能随时用。敷上后药材的温热感慢慢渗透,肚子凉、膝盖凉的人敷完特别舒服,经期敷肚子还能缓解痛经,是居家调理的“好帮手”。

适合:肩颈腰腹不适、膝盖发凉、女性经期腹痛、受凉后的肌肉酸痛等。

06

中药足浴:

泡个脚,养全身

用医生配的中药包煮水泡脚,药材的有效成分通过脚底的穴位和皮肤吸收,一边泡脚一边给身体“祛湿、暖身、助睡眠”。晚上泡15-20分钟,浑身微微出汗,脚暖了,睡眠也会变好。冬天泡完脚钻进被窝,浑身都暖和,睡得特别香。

适合:失眠、手脚冰凉、湿气重(舌苔厚、身体沉)、疲劳乏力等。

07

拔罐:

“吸一吸”,排出身体“浊气”

用玻璃罐或竹罐,通过燃烧或抽气让罐吸附在背上、腰上,像“吸尘器”一样,帮身体排出湿气和“浊气”,缓解肌肉紧张。拔罐时会有轻微的吸附感,不疼。取下罐后皮肤上可能有红印(过几天会消),做完后会觉得后背轻松了,像卸下了“包袱”。

适合:肩背酸痛、湿气重(身体困重、长痘)、感冒咳嗽、肌肉劳损等。

08

耳穴压豆:

耳朵上“贴豆豆”,调理小毛病

耳朵上藏着全身的“反射区”!医生在耳朵的特定穴位上贴小小的王不留行籽(像小豆豆),平时自己按一按,通过刺激穴位调理身体。贴的时候没感觉,按的时候有点酸胀,不影响日常活动。比如失眠的人,睡前按按耳穴,能帮助放松入睡,特别方便。

适合:失眠、头痛、近视(辅助)、肥胖(辅助)、晕车晕船、消化不良等。

09

刮痧:

“刮一刮”,疏通经络不酸胀

用刮痧板蘸上精油,在后背、颈部等部位轻轻刮拭,出痧(红色或紫色痕迹)不是“排毒”,而是说明局部经络不通,刮完后经络通了,酸痛就减轻了。刮的时候有点酸胀,刮完后会觉得身体轻快,尤其是感冒初期刮后背,能帮助退烧、缓解鼻塞。

适合:颈肩背酸痛、感冒发热、上火(喉咙痛、便秘)等。

温馨提示

以上疗法均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你的体质和症状辨证选择,不是“千人一方”哦!有小不适别硬扛,来试试这些舒服的中医疗法,让身体慢慢找回轻松状态~

科室简介

中医科包含原沈阳军区针灸治疗中心、沈阳市中医特色专科、原风湿免疫科。科室技术特色突出,现有博士1人,硕士5人,副主任医师3人,主治医师6人。科室曾主持全军课题2项,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,曾获得13项科研奖项,获评空军三级临床新技术1项,出版20余本针灸专著,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。采用中药汤剂、毫针、眼针、火针、芒针、雷火灸、穴位贴敷、耳穴压豆、拔罐、刺血、中药塌渍、烫熨治疗、封包疗法等特色中医诊疗技术,治疗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常见疾病,尤其在治疗三叉神经痛、面瘫、偏瘫、失眠、顽固性 呃逆、突发性耳聋、胃下垂、术后尿潴留、慢性前列腺炎、颈肩腰腿痛等方面技术优势明显。并率先在东北地区使用云克结合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痛风性关节炎、骨关节炎等疾病,疗效显著。

地址:3号楼3楼中医科门诊

作 者:徐玲 刁硕 邹拓南 李俊

供 稿:中医科

主 办: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政治工作处

本期编审:李岩松

责任编辑:刘权辉 肖广哲

美 编:杜英剑

北部战区空军医院

发布于:北京市